【高层吹风】
七部委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里涉及: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太阳能发电装备制造、生物质能利用装备制造、水力发电和抽水蓄能装备制造、核电装备制造、智能电网产品和装备制造、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等等。
文件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以《目录》为基础,根据各自领域、区域发展重点,出台投资、价格、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措施,着力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经验交流,推广壮大绿色产业的经验做法,推动建立《目录》同相关国际绿色标准之间的互认机制;加强《目录》与既有绿色产业支持政策的衔接,妥善处理存量资金和项目,逐步根据《目录》调整政策支持范围。
【京城速递】
从北京市交管局获悉,交管部门再次推出“放管服”便民新举措:北京市103家4S店可代为核发机动车临时号牌,其中80家4S店,群众购车后可直接在店内办理车辆注册登记业务,现场领取车辆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享受正式号牌邮递到家的服务。同时,交管部门还进一步优化网上车牌选号流程,让市民网上选号更便捷、体验更舒心。
以往车主购买新车后,因为无号牌无法上路行驶,需要先行到交管部门的车管所或车管站办理临时号牌,再返回购车处取车,随后再驾驶悬挂临时号牌的车辆去车管所办理新车注册登记业务,需要多次往返跑路。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北京市交管部门将办事窗口前移到北京市103家具备相应资质的汽车销售4S店。市民群众在这103家4S店购买新车时,可直接持车主身份证明、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交强险保单在4S店现场办理机动车临时号牌业务,不需要再到车管所或车管站现场申领临时号牌,省去了群众跑路排队的时间。
在北京市103家汽车销售4S店可代为核发临时号牌业务的基础上,市交管部门在其中80家具备相关业务办理条件的4S店,推出了现场代为办理新车注册登记业务(仅限国产免检小微型客车)。
3月5日,5G信号首次进入了望京等地区的16座写字楼,京城白领们将通过WiFi或网线的形式,首次用手机或电脑体验到下行700Mbps以上、上行90Mbps以上的5G速率。这是国内首批启动建设的5G智慧楼宇。
当日北京移动全面启动对16座楼宇的5G网络以及后续智慧楼宇的建设工作。北京移动董事长夏冰表示,在5G变革时代,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北京移动将试点在部分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建设5G网络,让楼宇内的企业更快体验到5G服务,同时在智慧楼宇、移动办公等领域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实现AI视频监控、VR看房、智能停车等行业应用。
双方还共同启动了“中国移动5G百家行业示范企业”项目。未来北京移动会在高端商业楼宇、CBD、金融街等地标区域优先保障5G网络覆盖。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通过“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公布了180项物业企业失信行为,并计入企业不良信息记录。据悉,这是北京市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后,首次公布物业企业不良行为记录。“信用北京”也将同步公示。
本次计入物业企业不良信息的主要问题包括:未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年”相关工作、普通地下室违规使用、未履行装修垃圾管理职责、未履行消防安全责任、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等,以上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均给予涉事企业行政处罚或处理,不良信息将作为行政机关在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政策扶持和表彰奖励等活动的重要依据(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市民可随时登录“北京建设网”首页,进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看。
今后市住建委将定期公示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信用信息情况,凡是不按要求整改、不及时解决业主合理诉求、在管项目存在安全生产隐患、提供的服务未达到标准或合同约定的,一经查处将作为不良记录列入企业信用信息。
2月26日,北京银行“雍和印象“文化金融服务方案发布。东城区扶持文创企业发展的“文菁计划“即将出台。“文菁计划“提出要多种手段补贴、建设平台等,全方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建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大数据平台等手段与东城文创企业深度合作。同时,支持领军企业到东城落户,对于很难吸引金融资本投资的传统文化特色企业,比如老字号等,政府直接给予补助。
“文菁计划”重点支持三类文化企业,一类是行业领军企业,就是年营收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第二类是连续三年增速超过20%,有领先技术和特色品牌的企业;还有包括非遗、老字号等在内的特色文化企业,政府将给予资金补助,补助最高金额可达到500万。
发布会上,北京银行发布了“引、融、投、服”四位一体的文化金融服务方案,以“雍和印象”品牌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细化“引”入机构资源、发挥“融”资优势、深化“投”贷联动、提供优质“服”务等四个维度的服务方案,打造北京银行雍和支行的文化金融专营特色。通过引入以文创板、文担、华盖资本为代表的合作机构,积极与担保公司、评估公司、数据平台公司联动,实现优势互补。采用信贷工厂的作业模式,推出“文化IP通”和“文创信保贷”、“文创普惠贷”等标准化产品,并针对细分行业,提供“农旅贷”“书香贷”等特色产品。
【时事观察】
3月5日,从中国信通院获悉,预计2020至2025年间,5G商用将直接带动信息消费8.2万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将释放4.3万亿信息消费空间。
“5G极大地促进了上游电子元器件、中游网络设备以及终端应用设备的全产业链升级,带动信息消费空间很大。”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监管研究部主任张春飞表示,一方面,5G将带动手机终端升级换代,从而推动手机厂商制造更先进、更丰富的终端产品;另一方面,网速快了,终端好了,也将推动互联网、软件企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带动整个信息服务水平提升,促进信息服务消费。
事实上,5G终端的换代升级已经开启。以手机终端为例,在2月底举行的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手机频频亮相,华为、OPPO和小米等企业各自发布5G手机。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Research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1亿部,较2020年增长255%。总体而言,预计2020至2025年间,5G终端产品升级换代将带动信息消费4.3万亿元。
此外,中央也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扩大5G相关领域信息消费。1月底,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十部门制定《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明确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此外,进入2019年以来,江西、河南、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出台了支持5G产业落地的行动计划或规划方案,培育5G相关信息产业,释放信息消费巨大市场空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冯晓辉表示,2019年以来5G全产业链的发展显著提速,但5G网络建设、产品成熟和提升用户体验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5G领域的终端消费也需要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此外,许多5G终端产品还处于展示阶段,尚无法满足规模商用要求。下一步,需要支持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创新商业化突破,丰富消费产品供给。
围绕下一步发展,张春飞建议,一是优化信息消费发展环境。在重点城市组织开展5G商用试验。适时发布5G商用牌照,统筹推进5G商用网络部署,建设高质量的5G精品网络,夯实信息消费基础支撑能力。二是提升信息消费供给能力。加快推动5G终端成熟,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5G融合应用,增加中高端信息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