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18.15)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18.15)
2018-05-03

【京城速递】

西城区创立全国首个基层政府大数据中心

在践行红墙意识的工作实践中,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基层社会治理,2016年率先创立了全国首个基层政府大数据中心,通过汇聚多源、多维度数据,将“大数据”思维运用于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综治维稳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

西长安街街道几年前研发了一套数字红墙社会管理平台,社区工作者和近百名街巷长可以通过App将采集和更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大数据中心服务管理平台,GIS地图上的数据也会随之完成更新。目前全街道1454个院落已经全部实现了微网格图的植入。包括居民的家庭用车情况、登记在册的宠物家禽等情况也都纳入到了微网格图中。

北京市“健康伴侣”将在50家社区医院试点

近日举行的“2018年‘签约家医,健康相伴’系列活动沟通会”上透露, 2018年北京市将率先在50家社区医疗机构试点“健康伴侣”。

“健康伴侣”正是为了缓解家庭医生人员数量紧缺而推出的全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由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的医护人员和一些私立或公立中医、康复等专业医疗机构的人员构成。未来他们将配合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等健康维护和照护。除失能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享有政府补贴之外,其他居民在享受上门医疗服务时需要支付一定劳务性费用。

北京市三年内再建百家影院

4月18日,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的北京影视政策解读发布会透露,在未来的2—3年里,北京将加快城区影院空白点和乡镇影院建设,使2020年末全市银幕数量达到2200块左右。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既是进一步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也是在逐步完善北京市电影院的布局。

为进一步加快北京影视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制定出台系列影视政策,在2017年11月出台新版《北京市多厅影院建设补贴管理办法》,规定科学合理布局五环路以内影院建设,重点鼓励和支持在五环路以外乡镇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利用老旧厂房、商业和仓储改建影院和老旧影院改扩建为多厅影院,鼓励和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高新格式影院建设,对采用IMAX、中国巨幕、4D和杜比影院等高新技术的影厅给予补贴。

【瓯越在线】

 “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在京举行

第四届“创新创业·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21日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共释出500余个岗位,吸引200多名台湾青年学生和在京青年台胞台商。

温州市政协副主席诸葛启钏表示,温州不仅是大陆与台湾直航航线最短的城市之一,而且有200多万人说闽南语,双方经贸人文联系密切。他说,近年来,温州获批建设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成立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出台和落实各项便利台胞的政策措施,使台湾同胞在温州创业就业涌现出一批成功案例。

全国台企联驻会常务副会长程金中说,温州服务台胞有许多创意性举措,收获了可喜成果。为了更好融入大陆社会,他希望台湾青年深入了解大陆对台政策,了解大陆创新创业的环境,并多和大陆年轻人交流。他介绍,全国台企联通过青年交流委员会等组织机制,为两岸青年相互了解牵线搭桥。

民革中央办公厅主任董玉环认为,目前两岸青年交流已经进入新阶段,需要搭建共同平台,推动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资源整体对接和优化配置。她说,民革中央成立“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聚集大陆首批43家青创园区和13家台湾青年社团,其中就包括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和“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等重要力量。

“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副总会长黄柏翔结合自身经历,向参加活动的台湾青年介绍了温州的工作环境和未来前景。他说,温州处于长三角和海西区交汇处,经济地理位置优越。在建设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背景下,温州对于台湾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因此他鼓励台湾青年学生到温州实现梦想。(中新社)

【时事观察】

特色小镇建设井喷式扩容应理性规划及时“止损”

当前,中国部分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更多的特色小镇面临生存的考验。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近期指出,特色小镇发展存在诸方面的问题,包括概念定位不清晰、盲目发展引起质量不高、同质化无特色、政府主导下市场程度不够、注重形象工程、盲目举债加大风险、房企过度参与带来地产化。对此,国家发改委发文表示对国家级特色小镇进行定期测评并优胜劣汰。

一、特色小镇“井喷”式扩容

研究机构克而瑞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省级特色小镇、企业主导建设的特色小镇等总量已达2000个左右。特色小镇总量爆发背后是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合力推动所形成的结果。早在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在克而瑞的数据中,有20多家房企公布了小镇战略计划,包括绿地、华侨城、华夏幸福、碧桂园等,签约总数已超数百个。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2017年,浙江省率先启动优胜劣汰机制,部分省级创建、培育的特色小镇遭到警告、降格甚至被淘汰。背后原因多样,主要表现在主打产业引进、扶持和招商等方面后劲不足,没有突出特色产业。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近日表示,特色小镇发展存在多个风险,包括小镇建设的房地产风险、政府过度负债风险、低质量规划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以及可持续运营的风险。

二、地方政府把特色小镇作为融资平台

冯奎认为,目前特色小镇最大的风险是房地产化。房地产化的风险又会滋生出低质量规划风险、可持续运营风险和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很多房地产企业转向做特色小镇,但缺乏对特色小镇内涵和概念的理解,缺乏产业运营能力,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导致把特色小镇项目当作房地产开发项目。

国家发改委曾有数据测算,一个核心面积一至三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三年投资一般为50亿元左右,对不少财力窘迫的地方来说,这一数目甚巨。投资后一般要维系八到十年的运营才可能实现盈亏平衡乃至盈利,这期间的持续投入也是不小的金额。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以土地换资本投资是惯用之道,但现在的可用空间也在压缩。刘锋说,土地是真正的痛点,要建设一个特色小镇,面积不算小,涉及土地的规划报批报建也是比较长的过程,是不是在生态红线里面、很多政策的合规性等,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特色小镇的建设会占用一些耕地、林地或其他性质的土地,新占地的合规性一般是比较难解决的事情,反过来影响融资和建设进展。

三、理性规划及时“止损”

刘锋认为,特色小镇未来会有更好的走向,但目前面临的资金和土地难题,暂时不会有很明显的改善。陆铭表示,对于特色小镇建设应该进行“止损”,如果问题比较多就别再投资建设了,不好的特色小镇就不做了,地方政府可能觉得已建设,不继续建设浪费了,但接着投更浪费,增加地方政府负担。增加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化倾向严重、无鲜明特色产业等的特色小镇或将面临淘汰。特色小镇问题的凸显和缓解,政府角色定位是一大关键。在陆铭看来,特色小镇不是规划出来的,反观国外的特色小镇,多是在承袭传统强势产业基础上,强化自己的优势领域而形成。

冯奎说,有些企业也开始认识到特色小镇的门槛较高,对特色小镇的投资理性规划增强,这也有助上述风险的解决,但有个别地方特色小镇可能还会盲目快上。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政府要倡导一种小镇发展的新理念,对于土地生态、规划要有控制,要注意特色小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房地产化、过度杠杆等风险。他表示,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要重视市场化主体的作用,政府主要是从规划上进行理念引领和管控,并对重要的风险点进行把握,而不是大包大揽,更不是自己赤膊上阵,非理性地发展特色小镇。他建议,地方政府也应该有“留白”的意识,也就是条件不到,不要贸然推动建设特色小镇。


上一篇 返回顶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