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专递】
北京市碧水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程坐落通州
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求,2017年底,通州区将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其中一项重点工程,就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的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北京市碧水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程。日前,北京市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已进行完工验收并开始试运营。待检测水样合格后,将申请商业试运营。城市副中心建设再庞大再“辉煌”,也要“环境保护”先行。
北京非急救业务拟转为社会化服务
北京将探索非急救业务转由社会化服务运行,且待条件成熟,急救与非急救服务业务将完全剥离。而目前,针对因患者行动不便等原因叫救护车去医院需加收120“转运费”的问题,北京市发改委表示“转运费”暂时难以直接取消。
企业自持商品住房应全对外租赁
市住建委和市规土委昨天联合发布《关于本市企业自持商品住房租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自持商品住房应全部用于对外租赁,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销售,自持年限与土地出让年限一致。同时,为了防范“以租代售”,对外出租单次租期不得超过10年。
西城区学校食堂后厨将现场直播
一边在学校食堂吃饭一边可以看到厨房加工的全过程。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及食药监近日启动了中小学食堂“阳光餐饮”工程,6月30日前,西城区176家公办和民营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都将向社会公示食品安全基本信息,并通过透明厨房、视频厨房、网上厨房等形式实现食品加工操作过程可视化。
北京个人车位“平改立”政策有望出台
日前,北京市望京一业主在自家产权车位上自建升降设备被起诉,法院一审判令业主拆除升降设备,并建议交通委完善个人车位上建立体停车设施的相关细则。4月14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交通部门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个人车位“平改立”。市交通委牵头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规范机械式和建议自走式立体停车设备安装及使用,较大程度上完善了本市停车设施建设。
北京有了共享电单车
共享单车大战如火如荼,电动自行车也瞄准了这种共享模式。近日,“7号电单车”宣布进入北京市场,这也是今年2月份共享电单车被北京交管局“叫停”后重新入场的首家企业。“7号电单车”此前在深圳和南京先行运营,得到了当地交管部门和停车管理部门的认可。据介绍,该电单车目前已在北京市昌平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的部分区域投放2000辆电单车,未来将视市场需求相应增加投放量。
【瓯越在线】
驻京联络处主任陈海鹏一行赴云校调研考察
近日,温州驻京联络处陈海鹏主任、在京温商党工委陈南昌书记、温州驻京招商组施李剑组长及北京温州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一行4人赴云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考察,受到了温州平阳籍企业家,开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云校校长陈正拜的热情接待。
云校诞生于2013年元月,总部设立在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分园,是一家专注于教育系统研发及运营服务的国家级高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行人参观了云校展区,并详细了解了云校智慧教育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服务优势,并亲自体验了教育软件的互动功能。
云校自主研发的智慧教育平台,产品功能强大,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瞻性技术,构建“教.学.研”生态,打造一站式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包含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和慧学系统,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所需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功能。可满足教育局、选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多重需求,推进教育全面发展。
陈海鹏主任表示,通过参观和座谈,亲身体验了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互动课堂等功能,充分感受到云校的智能化和人性化。作为互联网教育的领军企业,云校颠覆了人们对教育教学的传统认知,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瞻性技术,为教育注入了时代气息和新鲜的活力。
【观点】
今年的对外投资将遭遇“政策性大跌”!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迅速降温,1-2月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下滑逾50%,已经是标准的“腰斩”。
据商务部数据,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147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924亿元人民币(折合134亿美元),同比下降52%。正如一些专家预期,今年的对外投资和收购将遭遇“政策性大跌”。
2016年,我国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激增44%,达到创纪录的1700亿美元。近几个月,为遏制资本外流、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监管机构针对海外并购出台了一系列新限制措施。限制措施开始见到成效。
国家商务部日前表示,1月份我国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同比下降了36%,至530亿元人民币(合78亿美元)。去年12月的同比降幅为39%。此前,跨国房地产经纪机构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对外房地产投资额增长了53%,达到创纪录的330亿美元。
而今年1月,房地产企业赴海外投资额同比下降了84%。2016年12月,包括商务部、央行在内的四个政府部门表示,将收紧对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非理性”对外投资项目的审查。从1月份的政策效果来看,今年我国的对外投资将出现“政策性大跌”。(每日经济 2017年2月19日 总第5358期)
政府频频表态要对非理性的对外投资进行管理。3月1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称,对有过热情绪、动机不良的对外投资进行一定管理;投一些体育、娱乐的与我国对外投资产业政策不符合,进行一定指导也是有必要的。
此前的2月10日,时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称,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开展非主业、非理性的大额对外投资,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并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使企业对外投资更加审慎、更趋理性。
今年1月10日,发改委称,在境外投资、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够理性的倾向。这可能会引起风险。发改委当时透露,对大额非主业的投资和一些不规范的投资行为要进行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核。
去年12月22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称,“部分企业走出去确实存在盲目性”,在力所不逮、甚至资不抵债时还非要去搞大额对外投资。这是“炫耀性投资”,“蛇吞象”。
“蛇吞象”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这条蛇的肚子里还有一头“死猪”!现在虽然只是2个月的数据,但国内几乎所有财政部门对于对外投资都持极为谨慎的态度,可以肯定,对外投资大跌将成为今年的大概率事件,如果全年对外投资出现“腰斩”,将毫不令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