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专递】
北京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
2017年北京将启动在郊区新建10所优质校,6个城区新增25所优质校,帮扶15所郊区校,不用择校也不用托关系,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未来,北京不仅要继续实施学区制和集团化教育改革,还将快速提升普通校质量。2017年起,除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外,本市所有中小学校未经北京市教委同意不得到外地办学,各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
丰台区将探索名片式“街长制”
3月23日,丰台区召开城市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大城市病”治理,丰台区将探索全新的“街长制”管理模式。街长的主要工作是要主动发现负责大街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各街乡镇还要确定一条精品示范街区,这条精品大街的街长由党政一把手中的一人担任,全区328条路都要明确责任人,哪条街有问题就找街长。
阿富汗国宝级金器首次亮相北京故宫
阿富汗有着四千年的文明史,遗存的惊世宝藏堪比图坦卡蒙墓。这个国家一直都祥和富庶,直到1979年苏联全面入侵。现在这批来自阿富汗国博的宝物正在北京故宫展出,展览名称叫《欲火之光》,寓意经历了战争炮火,犹如浴火重生。
北京送餐车编号挂牌“上岗”
北京订餐平台的送餐车将有统一编号,对送餐员的驾驶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市民发现送餐车辆有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时,可以根据编码举报。“饿了么”率先对在京送餐电动自行车进行编号挂牌,实现一车一人对应管理,方便公众监督。编号牌上还有举报电话和二维码,市民如果发现送餐员有交通违法行为时,可通过举报电话和扫二维码,将车辆编码举报给平台。
北京共享单车指导意见将出台
目前北京存在共享单车占道占路现象,3月26日,北京市交通委首次表态:共享单车停车规则应与普通自行车一致,个别严重违反秩序的车辆已被清拖。北京共享单车指导意见将出台,集中停放区域有望扩容,并明确违停处罚规则。
【瓯越风采】
中国-马达加斯加工商领袖峰会在京举行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总统埃里·拉乔纳里马曼皮亚尼纳(Hery Rajaonarimampianina)于2017年3月24日至28日期间率团访问中国。埃里总统在华期间,委托温州市中非商会联合马达加斯加总统府、外交部、投资促进局及驻华大使馆于2017年3月26日下午13:30分至19:30分在北京举办“中国一马达加斯加工商领袖峰会”。埃里总统对前来参加峰会的中马两国企业家表示欢迎,并介绍了马国的自然资源、投资环境,并希望在座的企业家到马达加斯加投资、合作,共同开发中马两国市场。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耕出席会议并致辞,副市长陈建明、市政府秘书长彭立华参加论坛。温州市中非商会此次共邀请了包括著名温商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新湖集团董事长黄伟等在内的近200位中国工商企业界知名人士出席本次峰会。
马达加斯加,全称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是世界第四大岛,面积590,750平方公里(包括周围岛屿),海岸线长5000公里,人口1860万(2005年)。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渔业资源。
温商与非洲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北京温州企业商会已于2012年和2015年成功承办了两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第一届论坛,国务委员杨洁篪出席了第二届论坛。2017年1月3日,由温州市市长授牌,在温州成立温州市中非商会。温州市中非商会以“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为指引,整合好温商资源,抱团开发非洲市场。据悉,温州市中非商会是中国首家地方性中非商会,该会提出打造中非合作第一商团,建设中非投资绿色通道的办会宗旨,得到非洲相关国家的欢迎和响应。这次成功举办中国一马达加斯加工商领袖峰会,体现出温州商人勇于开拓和积极创新的精神。
陈南昌喜获十佳“异地温州商会优秀党务工作者”
提升温商品牌,带领新生力量,促进回归发展。近日,因异地温州商会建设成效突出,温州市在京温商党工委书记陈南昌被市温商党工委授予十佳“异地温州商会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以表彰其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在规范商会建设、提升温商品牌、联系服务新生代温商、促进温商回归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观点】
中国振兴制造业还缺什么关键要素?
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创新、抢占未来的关键制高点,决定着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发展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只有做强中国制造,才能振兴实体经济。
从规模和产业种类来说,中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大、最全的,制造业门类也是最全的,不过,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和产业层次还不高,这正是我们过去称中国为“世界工厂1.0”的原因。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面临历史性的调整,首当其冲的就是制造业。在城市化带来的资本过剩中,中国市场普遍出现的“脱实就虚”浪潮,受冲击的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中国的成本上升导致低成本制造难以维系的时候,中国面临着“双重发展任务”——从投资生产型社会向消费社会发展,从“世界工厂1.0”向2.0、3.0发展。后者的发展路径就是在新的层次上振兴制造业。
那么,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有专家认为,发展和振兴制造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资源要素和政策环境。具体而言,在当前背景下,中国发展制造业需要如下关键因素:
振兴制造最需要有制造业雄心的企业家。诺大的中国市场,新经济、房地产、互联网领域新星辈出,但至今仍然坚持在制造业领域的著名企业家很少,任正非、曹德旺、刘永行、张士平、刘忠田、董明珠等一批企业家,对制造业有难得的坚持,是实业界的珍贵资源,这一点就连一些泰斗级的企业家都不及。此外,在国有制造企业里,也有一批有制造情结的专业人士。这些制造业内的杰出人士,应该为他们设立“中国制造业大奖”。
振兴制造业需要可公平获得的、较低成本的金融资源。国内民营制造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个经典问题,要振兴制造业,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要使民营制造企业象国有企业一样可以获得较低成本的银行融资,不要遭受融资歧视。为此,国内的信贷政策和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应该有所改观。
振兴制造业需要相对较低的综合成本。在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畸形发展,“土地财政”模式遍布全国,普遍拉高了资产价格,显著抬高了产业发展的综合成本,再加上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制造业造成了不小“伤害”。城市化肯定会提升成本,但在房地产商、政府、银行“合谋”之下,国内成本上涨太快,资产泡沫遏制了制造业发展。很多城市至今不明白,要搞制造业,就必须维持相对较低的城市成本。
振兴制造业需要与“中国制造”相匹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制造业大国需要与之匹配的人才培育和供给体制,德国和日本就是类似的标杆。中国前三十年制造业大发展有赖于巨大的“人口红利”。但在消费掉这一红利之后,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后继乏力。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依赖制造业和出口积累财富的同时,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职业教育体系。
振兴制造业需要完善鼓励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长期以来做出口加工,搞代工,搞山寨,知识产权问题似乎并不重要。但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最终会影响制造业所需要的创新发展。这么多年来,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明显制度短板。
振兴制造业还需要公平的税负环境。中国制造业承担的税负太重,许多从事制造业的“曹德旺们”已经对此多次大叹苦经。根据福耀玻璃近日发布的报告,福耀玻璃2016年总营收为166.21亿元,实现净利润为31.44亿元,当年纳税总额为21.03亿元,大约占其净利润的比重为66.89%。2016年福耀玻璃员工总数达26109人,工资等薪酬为28.71亿元,人均薪酬总额约为11万元。制造业企业的税负程度,从对比中可见一斑。
供稿:温州驻京联络处 签发:陈海鹏 编辑:张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