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17.7)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17.7)
2017-04-01

【京城专递】

通州开建北方最大内陆港

通州自古便是漕运、仓储重地。小北得到消息,北方地区最大的内陆港和口岸经济区——通州口岸正式开工建设。按照建设工期,预计在明年年底建成投用。有着上千年漕运历史的通州将迎来一座现代化的内陆港。工程建成后,四环附近的朝阳口岸将迁到六环外的通州口岸,缓解中心城区在交通、物流方面的巨大压力;同时,一般的物流板块也将移至天津港,通州口岸侧重电商等高附加值业务。

海淀招募两百志愿家庭服务社区

免费给老人理发按摩、教居民一起种菜、促进邻里守望……由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办、海淀团区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7年海淀区学习雷锋榜样月社区志愿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入选家庭可获支持资金1000元。据了解,为了探索志愿家庭服务新模式,推动志愿家庭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2016年初,海淀区文明办在全区范围开展了百户志愿家庭评选活动,并投入资金,在全区支持了150项志愿家庭服务项目,引导志愿家庭围绕关爱社会 关爱自然 关爱他人主题,重点服务社区内的空巢老人、困难职工、残疾人和流动儿童。今年招募的志愿家庭将扩大到200个。

北京旅行社暂停赴韩业务

为抗议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及韩国乐天集团为萨德提供部署地行为,日前,途牛、同程等部分旅行社宣布暂停赴韩游业务,并开始陆续下架韩国旅游产品。同时,国家旅游局发布了赴韩国旅游提示,建议游客慎重选择目的地。有韩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国家旅游局2日下午召集北京多家旅行社,以口头方式下令禁止在线上线下销售所有韩国游产品,并计划把韩国旅游禁令范围逐渐扩大至中国全境。

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在国博开展

从距今200万年前人类第一件发明物奥杜威石质砍砸器,到2010年制造于深圳的太阳能灯具与充电组,100件大英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远赴重洋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大家讲述200万年间的世界史。国博称,除了大洪水记录板、亚述浮雕板、印加金羊驼等网红文物外,大英展上还有九件与中国相关的展品,包括西周早期的康侯簋等。近日起至531日,该展览正式向公众开放。

【瓯越在线】

公私合营搭建平台,招商引资盘活资源

  ——温州交运集团引进长旗打造移动用车平台

为了积极响应温州市政府“温商回归助力温州发展”的号召,秉承着国企服务体系社会化改革理念,北京温州商会在温投资创设了温州华云创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温州长旗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用于经营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以及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等。

近日,随着温州长旗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与杭州吉利汽车集团达成协议成为吉利新能源汽车温州地区的总经销商,新能源型汽车产业将被引入温州。吉利公司将尽全力通过价格优势弥补温州地区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的缺口,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而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长旗也早在2月中旬就与温州交运集团、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展开了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案、充电桩布置与建设等问题的讨论。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与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新能源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温州地区地方改革的重点之一。

同时,温州华云创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温州交运集团签订了打造温州交运集团专属公务用车平台的合作协议,并于3月1日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营,从而构建起一套更具便捷性、智能化、自动化的公务车辆预约模式,整合了交运集团现有公务车资源与社会车辆,扩大了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该平台在未来成为温州地区市民出行的最优选择。

借助各自优势,华云连同长旗、交运,将抢占温州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先机,通过新能源汽车这个突破口,将新能源汽车引入公务车、网约车、出租车的运营体系,多方联动,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普及率,进而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经济在温州的发展,优化现有的地方经济结构,为整体经济增长增添新的方向与动力。

据悉,温州长旗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温州华云创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此次与杭州吉利汽车集团及温州交运集团在温州的合作是北京温州商会投资温州的一次重大举措,对于温商回归助力温州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观点】

金融匮乏和债务负担正在锁死地方发展空间

考察中国经济的表现,除了国家层面的宏观数据和发展趋势,地方经济尤其是地市及县域层面,是绝好的观察窗口,从中可了解到经济运行和政策执行的真实状况及问题。近期有专家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债务问题和金融资源匮乏问题,正在锁死一些地方的发展空间,相关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概括起来,在地方层面,债务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传统企业受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无法偿还银行的信贷,这种情况在工业集中的地方尤其严重。2、此前过度搞房地产投资,库存积压严重,形成沉重的房地产债务。有些地方的地产开发商已经绑架了银行和地方政府,不断向政府和银行要贷款,政府和银行还必须买账,同意放贷。可有的银行又信不过开发商,要把贷款管起来,直接控制资金拨付。3、企业担保链、债务链比较严重,形成新的三角债,成为系统性的债务风险。如果倒一家大的,会跟着倒一大片。而解决起来也不容易,扶起一家,扶不起一片。4、除了地方平台公司的债务问题,现在地方的金融环境普遍不好,金融资源匮乏,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持续,银行惜贷、抽贷增多,有钱的投资者,观望情绪严重。

去年底,国务院公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重申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对未来近1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和8万多亿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可能出现的风险,给出了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并强化债务追究机制将给地方政府领导举债予以警示。这也显示今后地方偿债压力仍十分巨大。

专家认为,地方转型发展受债务问题和融资问题困扰的局面,是中国经济当中一些结构性问题和矛盾的体现。首先,实体经济、传统产业的不景气,以及房地产库存积压,就是这些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入虚”后果的直接体现。十几年来,房地产业始终被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房的公共产品特性基本被金融属性所替代,房子不再是为来住的。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类虚拟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对债务刺激增长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截至2017年1月,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达15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59.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均远高于GDP增速,显示增加货币供应已无法有效刺激经济。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则因多种原因,生存境况日益恶化,实业投资不断萎缩。截至去年,民间投资增速仅友3.2%。

在现实中,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长期存在,很多企业更是担心随时被银行抽贷断贷。银行机构出于确保资产安全的目的,倾向于把钱贷给国企和房地产商。一些银行更是主动提出与开发商结成所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近乎成本价向对方放贷。对地方国企和融资平台,银行同样慷慨。银行系统对地方政府债券的持有比例如今超过85%以上,债券基本由银行自己包销和持有了,且利率低的不合理。地方政府又没有编制资产负债表,政府和投资者对地方的资产状况、流动性状况、财政收支以及真实债务负担情况都了解不充分。在地方财政普遍吃紧、财政管理趋严、银行日益收紧风险头寸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融资、上项目的难度自然更大,不少地方成为一盘死棋!

这种“锁定”的现象,说明现在的经济增长率是稳不住的。原来预计中国在6%-7%的经济增长水平上,大致会停留10年左右的时间。现在看来,由于结构方面的脆弱性,很有可能根本坚持不了10年,经过3-5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也就是进入到5%-6%的增长区间。一旦中国经济落入5%左右的增长空间里,就很难再进行什么实质性改革的,那时经济体将非常脆弱,改革的对价成本已经无法支付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能否实质性深化改革、革除中国经济中固有的一些顽疾,将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成败。

债务问题和金融资源匮乏问题,正在锁死一些地方的发展空间。这是中国经济当中一些结构性问题和矛盾的综合体现。这种“锁定”的现象,说明现在的经济增长率是稳不住的。由于结构方面的脆弱性,未来10年中国经济恐怕难以维持在6%-7%的水平。能否实质性深化改革、革除中国经济中固有的一些顽疾,将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成败。

 

供稿:温州驻京联络处  签发:陈海鹏  编辑:张升萍

上一篇 返回顶部 下一篇